关于中考作文集合六篇

文学论 人气:9.14K
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,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。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6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关于中考作文集合六篇

中考作文 篇1

家是雨后的彩虹给人带来愉悦;家是温暖的港湾给人带来舒适;家是幸福的代名词。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

又是一年春好日,家家户户都为自己换上了新装。当然,王安石也不列外,他也趁着换新将自己认可的新政推向百姓,为百姓开创了新的光明,给百姓带去了更加幸福的生活。

“律转鸿钩佳气同,肩摩毂击乐融融。”看着如今这太平盛世,街上人来人往的过客,家家都挂上了大红灯笼,贴上了喜庆对联。叶燮看着街上的氛围,再也按耐不住大步走回家中,写下了《迎春》,并给自己的家也穿上了一套红装,家里瞬间活跃了很多。

古往今来,无论是古板纳闷的古人,还是21世纪的新青年都知道春节的意义。春节本来是家人团聚的声声问候;亲朋好友交流的欢声笑语;孩子们索取红包的最好时机。但是现在呢?你是否已经回到家中向父母问好,向亲朋好友问好,向你的孩子问好。如果你已回到家中,那么这世上还会有那么多的“空巢老人”吗?如果你已回到家中,那么这个世上还会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吗?不,你没有。你总是有你的理由,“工作太多了走不开。”“我想多挣点钱给你买个好点的东西”“我明年一定回去。”……这些是你的理由吗?不,这些都只是借口,只是你为自己找的借口,如果你心中真的有你的父母、有这个家。你一定会回去的,哪怕只能在家待一天,你也一定回去看看生你养你的老爸老妈,看看一直思念着你的孩子。只有你回家了,这个家才会有人气,才是一个完整的家。

雪花依旧飘飘,带走的又是谁家的思念。“窗外雪花洒满回家的路,总有温暖等着你的脚步,聆听你的故事、拆开礼物,……”听着这一首《好运聚一糖》,走在洒满雪花的大道上,家家户户都为自己换上了新装,高高挂着的大红灯笼,喜庆火红的对联,红红的服装,红红的烟火,红红的脸颊……一切都是红红的,满满的全是爱,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。

我也不禁的在心里暗喜,“这次回家爸爸妈妈又给我准备了什么礼物呢?”“爷爷奶奶又会给我多少红包呢?”嘻嘻嘻,想着这些,我的脚步不由的大了些。此时此刻,我仿佛看到了世间千千万万个向我这样的孩子,他们是多么的渴望见到父母,多么的希望父母能回到家里陪陪他们,哪怕只有十分钟……

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的精彩,有家、有亲人的地方,才有幸福。

中考作文 篇2

我忘不了,忘不了那次意义非凡的合作;我忘不了,忘不了那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;我忘不了,忘不了那时的情景,那时的心情……

“叮铃铃”,上课铃响了,这节课,我们即将进行一次实践活动——体验盲人。

活动开始了,我的心里十分激动。紧接着,我被蒙上了眼睛。当我的眼睛被布蒙上之时,眼前一片漆黑,感到极度的不平衡,没有丝毫方向感。怎么办?我该干什么?我十分忐忑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大家都出发了,我心里更加七上八下。我的手禁不住到处乱摸,终于扶到了旁边的墙。靠着这根“救命草”,我终于“忸怩”地迈出了第一步。接着,我鼓起勇气,终于走到了楼梯口。“呀”旁边的同学不小心跌倒了。这使我更加恐惧。要是我踩空了怎么办?在上面摔了一跤怎么办?我在心里默念着。不行,不行,我不能这样。得镇定,得理智。想着,我再次静下心来,小心翼翼地用脚试探着前方的路,迈过去。就这样,一步两步……刚开始,我走得跌跌撞撞,像一个莽撞的小孩。渐渐地,我似乎找到了一些技巧,没有了之前的恐惧心理,走的也流畅了许多。

从楼梯走到宽敞的大厅,我本以为会更加简单。谁知,到了大厅后我却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走乱窜。“啊!”一不小心,我撞到了柱子上,疼得我哇哇直叫。自从撞到柱子后。我的脚步略显沉重,都快迈不出去了。心有余悸的我腿脚发软,浑身无力,感觉都快要瘫了。不知何时,海伦·凯勒与阿炳钻进了我的心中,我应该振作!我鼓起勇气,一步两步……咦,这是哪呢?楼梯呢?我到处乱走,可就是没有丝毫方向感。在一阵乱走之后,我终于找到了楼梯。

走过了大厅,我们再一次来到了楼梯口,开始返回教室。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,十三!有一个平台了。在这时,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让我感到无限的激动与喜悦。走到了4楼,回到了教室。不敢相信,那时的我没有靠任何东西的引导准确无误地走到教室。在我揭开布的那一刹那,我在心里呐喊:我成功了!我迎来了光明!我战胜了自己!

可见,盲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。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:在今后的生活中,我会去帮助残障人,我又不由得想起海伦·凯勒与阿炳。他们生活在那无边的黑暗和无比的沉寂中,他们都能取得巨大的成就。而我们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,同学们,让我们一起努力,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决心吧!

中考作文 篇3

滋味是一种感觉,一种体验。

当读书时,我尝到的滋味是充实的;当旅行时,我尝到的滋味是轻松的;当听音乐时,我尝到的滋味是舒畅的。

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,学习的氛围立刻变得浓厚起来,每天面对一张张做不完的试卷,讲不完的题和做不完的作业,是人顿时失去的活力。

但现实并不如此,同学们即便在这种情况下,仍能每天都充满活力,充满着自信去面对每一次小考。因为我们知道现在所做的每一题,都将会在中考是见到。因为我们知道,面对中考,如果选择放弃,就已经注定失败;但只要努力,就一定会有希望。所以,没有人敢有一丝的怠慢。

中考作文 篇4

行走于人生之路,我便一直在听:行过万里人潮,听过千种声音,却从未怀疑过翻书声是不是我心目中最好听的、没有之一的声音。

翻书时,轻脆的声音总会响起,伴随着的是书在空气中氤氲的芳香。

刚刚学会行走,还总是走不稳时,翻书声就开始吸引着我。大人在身旁看书时,总会发出好听的翻书声。犹记得,她在我面前看书沉思的模样,沉醉的眼神,更有那轻轻翻书声,似是唤我睡觉的摇篮曲在摇摇欲坠的夜里飘荡,似是嫩嫩的小草儿在茫茫的绿波中泛起,似是风拂过我的发丝、脸庞、裙角时细微的声音。

终于,好奇心涌满了我的心,我忍不住打扰她了:“阿姨,那是什么?”

“啊,是书啊,书。”她愣了一下,随即又抬起头,冲着我笑,那是轻柔的如云朵般温柔的微笑,她轻轻地抚摸我的头,又说道:“等你且听且行时,便也在读书了。”

“那是什么?”我问,现在的我已不记得我在问书,还是问她的话,是问那个陌生而又茫茫的书的世界,还是问如何在那样的世界里且听且行。

当然,小时候的心思现在自然是很难理解的了,但我清楚,我喜欢听阿姨翻书的声音,虽然只是趁着阿姨不注意时去翻书弄出哗哗啦啦的声音,但我明白我喜欢的是且听且行时的声音。

仔细听,你会听到徐志摩笔下康桥柔波泛泛的水声,你会听到当年明月笔下中国沉重却从容,伤痕累累却舔净鲜血从其深处款款走来的脚步声,听到冯骥才笔下世俗世界被时光摩挲时的声音,听到迟子建笔下母亲喃喃的呼唤声……

随手拿起手边的书,轻轻翻动,闭上眼,你看见了一条漫漫无垠的路,路旁是书,且行且听。你听到的翻书声在脑海里面是这样的,薄薄的屏纱后美人的身影若隐若现,而它似美人拨弦时轻奏出的声音;祖国的大好河山、青山绿水,而它似风刮过,山上无边无际的绿树上传来一阵阵树叶发出的声音;说书人在凳上坐得从容,而它似那人轻启薄唇时,潮涌般不可收的喃喃诉说声。你听见了吗?你肯定听见了吧,听见那些且听且行时的风景。

那声音伸出了一只长长的手,它正在吸引着你,步步逼近,深深陷入,不是不让你再出来,只是你不愿再出来。

不怀疑,那是因为不用怀疑,且听且行时,翻书声依旧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声音,风吹雨打,不曾改变。

中考作文 篇5

一、技法

写人,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,因为一个人的思想、品质、性格和作风,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。如同学们学过的《金色的鱼钩》一课中,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:“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,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,嚼了一会儿,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。”

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。用“坐、捧、嚼、皱、咽”五个准确的动词,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,为照料小战友、日夜操劳、精神疲乏 的神态。“捧”字,突出了老班长对那几根草根和“我们”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:“嚼”、“皱”、“咽”三个动词,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 的程度。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,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,顽强抗争的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。

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?

(一)描写人物动作,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。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,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,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,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。

如下面例段:

1、小丽抿着嘴,弓着腰,蹑手蹑脚地,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。靠近了,靠近了,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,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,夹住了粉蝶的翅膀。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。

2、他弯着腰,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,两眼溜溜地转动,寻找“突围”的机会。突然他加快了步伐,一会左拐,一会右拐,冲过了两层防线,来到篮下,一个虎跳,转身投篮,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,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。

捉蝴蝶、打篮球,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,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。但写起来却不具体。上述两段描写,由于作者观察仔细,把捉蝴蝶,打篮球的'动作、神态写得栩栩如生。

(二)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性格、身份特点的动作描写。

请看下列例段:

1、他50多岁了。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。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,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。“嗯嗯……”他刚要讲话,忽然想起了什么,手忙脚乱地在 盘子里找了找,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,掏出了一盒火柴,这才放心地又“嗯嗯”两声,站直身子,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:“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!”

2、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。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,他头上冒着热气,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,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,嘴却向下咧着。看见我 们,惊愕地眨了眨眼睛,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,纹丝不动,就像电影中的“定格”。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,钉在那里了。

3、老人的双手很灵巧。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,只要几分钟。看他又拿起一团泥,先捏成圆形,再用手轻轻揉搓,使它变得柔软起来,光滑起来。接着,又在 上面揉搓,渐渐分出了人的头、身和腿。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,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,不一会儿,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。

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。

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。通过“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”、“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”、“匆匆地往口袋里掏”等动作的描写,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、 动作不利索且有点“糊涂”的老教师的特点;例二,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,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。如:“气咻咻地站在门口”、“头上冒着热 气”、“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”、“嘴向下咧着”、“肌肉纹丝不动”等,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。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,写出了一位心灵 手巧的老艺人形象。

(三)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且不重复。

读读下列例段,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。

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,膝盖一弯,稳稳地蹲着。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,整个身体微微前倾,那架势,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。

这短短的几句话中,用了“顶、弯、蹲、插、倾、飞等”6个动词,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。

她挤进大门,把担子撂下地;走上前去,将地上的草揽好,用膝头压着,俯下身,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,提起来,扔到院墙角落。

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。写出了一个能干、利索、有力气,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。

她看见奶奶站起来,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。吃力地揭了几次,才稍稍揭开一条缝。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,差点熏着奶奶的脸。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,又摇摇头,自言自语地说:“老了,不中用啰!”

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。用“揭、冲、熏、拂、摇”等动词,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。上述各例说明,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、恰当的动词,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。

中考作文 篇6

我,生在北京,长在北京。

我爱北京的小吃。

作为一个不标准的吃货,北京的小吃怎么能错过。甜甜的艾窝窝,酸酸的豆汁,咸咸的炒肝,北京小吃少有辣味和苦味。北京小吃其实就像北京人的生活,味道不单一,但味道不辣不苦,不愿与人争吵,也不愿没日没夜地辛苦。

我爱北京的胡同。

休息日出门玩的首选地带,南锣鼓巷、烟袋斜街。不仅因为其中的各种小店,更为其所在的胡同深深吸引。进入胡同,只挑一条小路走,走入胡同深处。一边走,一边手触摸着墙壁,试图感受这里的悠久历史。抬头看看,灰色的瓦与瓦当交错,若赶上下雨天,意境更佳。雨水只沿着瓦当一滴一滴落到地面,砸出一个个均匀的小坑。在屋檐下一边躲雨一边赏雨,好不快活。接着往前走,遇到两户相对的院子,原来门当户对是这样的。轻敲一户的院门,主人一定会热情来迎,不论是否熟识,一定请进门,吃个饭,唠话常。一个四合院,一大家子,一起生活,一起体会那酸甜咸但不辣不苦的生活。

我爱北京的人。

一见面就一句直截了当的“吃了您呐?”不用问,一定是北京人,或者说是老北京人。北京人热情,并且顾家。北京人见人都能聊上半天,可是他们也知道,在胡同深处的四合院中有一大家人等他回去吃饭。胡同中一家做了红烧肉,全胡同飘香,不等去看,院门已被敲响,一个大妈端着一大盆肉喊道:“快拿碗来,尝尝我做的红烧肉!”这一胡同走下来,盆子里的肉已不多了,可每家人都那么开心。四合院是小家,胡同是大家。

每天早晚都匆忙赶路的人,大多是新北京人。他们勤劳并且有创新精神。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或是一家人的生计,辛苦奔波;他们为了北京的建设费劲心思,想出了许多新方案。或许因为工作的压力,他们会与人争吵,觉得生活很苦,而正是因为这才让北京的生活包揽酸甜苦辣咸,五味俱全。

我,生在北京,长在北京,所以更爱北京。